隨州網

 找回密碼
 注冊會員
【必看】隨州網APP新手指南!商家信息發(fā)布指南2019,隨州網最新招聘信息
隨州生活百事通隨州網標簽出爐,快來看看你是什么標簽?《版主手冊》申請版主的快來喲
查看: 3861|回復: 0
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

[教學心得] 怎樣理解給孩子自由

[復制鏈接]
跳轉到指定樓層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14-9-24 09:54 |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|倒序瀏覽 |閱讀模式

“給孩子自由”這句口號曾帶給父母深深的震撼,也曾經或者正在改變著父母們的養(yǎng)育觀念。但是,“自由”這件事兒也讓我們糾結了很久,糾結于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樣 的自由?給孩子“愛和自由”是一句響亮的口號,更是父母內心強烈的訴求。只是,在我們瑣碎的日常育兒生活中,很容易掉進一些認識的誤區(qū)。檢視一下,以下誤區(qū)你有嗎?

誤區(qū)一:自由,就是帶著愛,用自己的方式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。

案例:茜茜4個月,媽媽全職在家。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茜茜媽媽的狀態(tài)——“筋疲力盡”。只要孩子有一點點動靜,媽媽立刻就抱她起來,熬到半夜不睡,睡覺必須抱著在屋里轉圈……茜茜媽媽很困惑,不是要滿足孩子的一些需求嗎?

解讀:了解孩子真正的需求,而不是大人理解的需求

孩子需要媽媽全身心照顧,需要滿足他的各種需求,這沒有錯。只是,茜茜媽需要根據孩子的表現(xiàn)思考和判斷,孩子的真正需求是什么?而要提醒媽媽的是,茜茜可能失去了一些自我發(fā)展的機會,比如躺著充分伸展身體、自由探索的機會,比如自己安撫自己的能力等。

誤區(qū)二:自由,就是無條件地理解。

案例:皮皮去幼兒園,從媽媽懷里放不下去,雙腳不落地。媽媽解釋,皮皮正處在秩序敏感期,幼兒園的地板和家里不一樣,因此孩子不接受……美美和小朋友鬧別扭,生氣躺在地上不起來。媽媽一直在跟美美共情,承認她有多么生氣,大冷天躺在地上,媽媽能苦口婆心地說10分鐘……

解讀:限制了孩子發(fā)展的理解是過度的自由

在孩子的行為發(fā)展中,如果需要成人引導而成人沒有做到,這其實是對孩子的傷害。有智慧的父母,應該知道孩子在哪一刻需要我們什么樣的幫助,在適當?shù)臅r機給予恰當?shù)膸椭?

誤區(qū)三:自由就是要完全順應孩子的探索需要。

案例:在一個魚缸面前,孩子伸出手要去抓魚缸中的魚。媽媽看出孩子的意圖,正在猶豫:是在孩子手伸進水里時還是抓住小魚時干涉?但后來一想,孩子在探索呢。他想探索這個世界,想體會把魚兒抓在手中的感覺,那就讓她抓吧。

解讀:破壞環(huán)境、影響他人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

這個例子隱含了“照顧環(huán)境”的概念,每個人,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,都要審視自己的想法或行為對別的生命、環(huán)境、社會是不是有破壞性,如果有,就不能行使自由和權利。

誤區(qū)四:自由,就是要有強勢的自我主張。

案 例:亮亮媽媽對孩子比較放手,平時很少限制亮亮的探索。所以4歲的亮亮,非常有主見,做事情也很專注,這讓亮亮媽媽頗感欣慰。但是最近亮亮和小伙伴起沖突 的概率陡然上升。仔細觀察發(fā)現(xiàn),亮亮非常喜歡控制別人,在沙坑里指揮這個去干這,那個去干那。小伙伴想去滑滑梯,他居然不讓!

解讀:自由首先是平等,控制別人的自由不是自由。

可以想像,亮亮在家里可能不僅擁有探索的自由,還擁有隨時支配身邊人的自由,家里人對他的要求可能隨時待命。所以亮亮認為,一切都盡在我的掌握中。在一定的界限內,不過多限制孩子是對孩子發(fā)展有利的,但自由首先是平等,對別人施與權威,這不是真正的自由。

評分

參與人數(shù) 1金幣 +15 貢獻 +15 收起 理由
南山菊仕 + 15 + 15 我用評分來表明態(tài)度

查看全部評分


回復

使用道具 舉報
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| 注冊會員

本版積分規(guī)則

QQ|合作伙伴|手機版|小黑屋|廣告報價|聯(lián)系我們|本站簡介|無圖瀏覽|隨州網 ( 鄂ICP備11019817號-1 )

GMT+8, 2025-4-4 10:24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© 2001-2019 Comsenz Inc.

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