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逍遙仙翁 于 2014-9-18 09:55 編輯
所謂“撩子”,就是一種不文明的習慣口頭語。在隨州帶“撩子”的現(xiàn)象較為普遍,尤其是農村比比皆是。有些話別人聽了誤以為是在罵人,其實,講話的人純屬無意。正如隨州網上的一則笑話,就是因為帶“撩子”而讓人尷尬不已。 一天早晨,我去鹵菜店買鹵鴨子,一個農村婦女在我前面正跟女老板說買豬頭肉,老板拿起一塊鹵豬頭肉正準備放在秤上稱,買主發(fā)現(xiàn)豬頭皮上有一根豬毛,就立刻責問女老板說:“你怎么把逼毛都留在上面了?”女老板瞟了我一眼沒有吭聲。 在這種公共場合,她當著一個男人說年輕的女老板把逼毛留在肉上面,讓她多難為情啊!而且這樣說也會影響她的生意。女老板不由得“嗨!”了一聲,然后解釋說:“這是一根豬毛!闭f完了臉上還泛起了一層紅暈。 我無聲地笑了,那個農村婦女付完錢大大咧咧地從我面前走了。其實她說“逼毛”只是習慣于在“毛”的前面加了一個前綴詞,并無實際意義。我想,女老板也不可能鹵完豬頭肉再把手伸進褲襠里拔出一根毛放在上面。若真的那樣,賣幾天鹵肉還不得把逼毛拔光了,成了麻將中的——白板?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