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名城尋蹤】探尋隨州歷史遺跡(1)
(一)前言 今年紀年,進入農(nóng)歷馬年,馬年在中華民族歷史進程中,具有一種厚重的歷史氣息.在兩個甲子年、即一百二十年前的1894年為甲午年,中國與日本暴發(fā)戰(zhàn)爭.這場戰(zhàn)爭以中國戰(zhàn)敗,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告終。中國清朝政府迫于日本軍國主義的軍事壓力,簽訂了喪權(quán)辱國的不平等條約——《馬關(guān)條約》。它給中華民族帶來空前嚴重的民族危機,大大加深了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的程度。日本利用中國的巨額賠款發(fā)展自己,很快擠進了帝國主義列強的行列.甲午戰(zhàn)爭失敗標志著歷時三十余年的洋務運動的失敗,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為烏有,打破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民族復興的追求。割地賠款,主權(quán)淪喪....緊隨其后,清朝的傾覆,軍閥混戰(zhàn),日冠侵華,國共內(nèi)戰(zhàn),紅色中國的建立....在這兩個甲子年里,書寫了中華民族厚重的歷史一頁! 隨州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.歷史悠久,文化源遠流長,歷代英才輩出,文人薈萃。 5000多年前,炎帝神農(nóng)誕生于隨縣烈山,他教人們制耒耜、植五谷,開創(chuàng)了農(nóng)耕文明. 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編鐘在擂鼓墩出土,改寫世界音樂史, 春秋初期隨國大夫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軍事家季梁生于隨州,比孔子早150年. 西漢末年,王匡、王鳳等在大洪山一帶起義,史稱綠林軍起義。 隋文帝楊堅發(fā)跡隨州,建立隋朝,楊堅故居遺址位于白云山。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慕名游隨州,寫下了“彼美漢東國,川藏明月輝”千古詩句。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在隨州居住20年,留有五眼橋、八角樓等遺跡。 元朝有農(nóng)民起義軍領(lǐng)袖明玉珍,建立大夏國。 ......... 原隨州報主編,高級記者樊友剛付教授,現(xiàn)為炎帝神農(nóng)文化研究會付會長,寫有專著:名城探秘 http://bbs.suizhoushi.com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563610&fromuid=16637920(出處: 隨州網(wǎng)) 今天,在下老三屆,發(fā)尋古跡之幽思、【名城尋蹤】探尋隨州歷史遺跡,為歷史名城家鄉(xiāng),神韻隨州,盡一點綿薄心力.同時,吸引隨州網(wǎng)上友友,眾人關(guān)注【名城尋蹤】.....







在下老三屆于正月初一下午,從神農(nóng)公園為起點,開始了我探尋隨州歷史遺跡第一站...... 試想用相機鏡頭,拍攝今天的場景.看看與歷史遺跡及歷史佚事是否留下時空的吻合?是否能從中給人們一些歷史啟迪?
為保證尋訪過程嚴謹,在下做了一些功課,首先去網(wǎng)友《王雨》處借得一本《隨州市地方名志》,按圖索驥. 明天,當去隨縣城青城北門探尋歷史遺跡,邁出尋訪第一步....... 在下,將在隨后時間里,走遍原縣城的青城和土城的城門、及老城的大街小巷,拍照今日景像,介紹歷史痕跡.... 從縣城走向鄉(xiāng)鎮(zhèn)、走向隨州山山水水....... 在下先嘗試這種歷史探尋活動,如有較好的文化氣息,可否更多的隨州網(wǎng)友參于進來,挖拙出隨州歷史文華亮點.感受咱家鄉(xiāng)隨州歷史文化的厚重.... 友友們!讓我們一起去擁抱神韻隨州吧!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