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開元十三年,李白“仗劍出川,辭親遠游”。東游二年后,李白開始了以安州為中心的十年漫游。李白旅居安陸的第一站在淮南小壽山(今廣水壽山) 在此李白娶了前朝宰相的孫女為妻,相中了與安陸一水(即涢水)之隔的廣水的壽山,將此地作為夫妻二人“度蜜月”和隱居的風水寶地,整整度過了三年時間。 在一個朗月當空的夜晚,詩人在隱居的壽山畔,徹夜難眠,仰望浩渺天宇,對著一輪明月,思緒萬千,詩情迸發(fā),他把對家鄉(xiāng)的思念化作涓涓流淌的詩詞,揮毫寫下了傳誦千古的詩篇-----《靜夜思》。這首詩幾乎家喻戶曉,婦孺皆知,朗朗上口,享譽世界。 李白在壽山隱居三年,這段時間是浪漫派的他身心最為放松和仙氣流露的時光。壽山之所以被詩仙看中,大概是這座山的內在吸引吧?壽山以其仙風飄飄,吸引了志同道合的朋友!跋嗫磧刹粎挘í毷菈凵健。據(jù)說,壽山腳下,村民皆很長壽,山上至今還有龍泉寺等古建筑的遺存。今天,國內很多驢友和戶外運動愛好者通過網(wǎng)絡了解了廣水,并不斷組團到壽山探訪仙蹤。 最能說明李白在壽山隱居的證據(jù)是李白寫給好友孟少府的書信----《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》。李白攜妻隱居壽山,收到楊州孟少府來信 ,信中認為李白不應安于壽山之“小隱”,而要外出見大世面。 好友勸其出山為仕,李白不肯,李白即用壽山之口氣寫了《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》,并以詼諧的語氣 ,縱橫馳騁的筆調,贊頌壽山景物之壯美,抒發(fā)“達則兼濟天下,窮則獨善一身”的政治理想。這篇書信體散文,文筆戲謔,流暢自然,引古博今,才華橫溢,宣告了昂揚熱烈的入世意愿,展示了浪漫主義情懷和激情四射的文風,成為后世研究李白的重要文獻,也成為國人傳統(tǒng)的樸素的人生觀教育的經(jīng)典名句。 他后來在《上安州裴長史書》中說:“見鄉(xiāng)人(司馬)相如大夸云夢之事,云夢七澤,遂來觀焉,而許相公見招,妻以孫女,便憩于此,至移三霜矣!崩畎椎桨仓菘丛茐魸桑ń裨茐、廣水唐屬安州),后被許家招為女婿。給裴長史寫信時,已是婚后隱居壽山三年,故云三霜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