韓愈為什么要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? 樊友剛 韓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學家,“唐宋八大家” 之-。他為什么要送好友諸葛覺到隨州讀書呢?這還得從他寫的一首詩談起。 韓愈在《送諸葛覺往隨州讀書》寫道: 鄴侯家書多,架插三萬軸。一一懸牙簽,新若手未觸。 為人強記覽,過眼不再讀。偉哉群圣文,磊落載其腹。 行年五十余,出守數(shù)已六。京邑有舊廬,不容久食宿。 臺閣多官員,無地寄一足。我雖官在朝,氣勢日局縮。 屢為丞相言,雖懇不見錄。送行過溠水,東望不轉(zhuǎn)目。 今子從之游,學問得其欲。入海觀魚龍,矯翮遂黃鵠。 勉為新詩章,月寄三四幅。 這首詩約寫于長慶三年(823年),即在韓愈去世的前一年。這位諸葛覺是僧人,法名淡然,越州人氏,早年隱居山林,善詩,后來云游四方,和李益、賈島、韓愈均有交往。韓愈曾勸他還俗。 韓愈讓諸葛覺往隨州讀書的原因,認為他雖然有一定的文學基礎(chǔ),但是還需要多讀書,建議去隨州,一是李繁那里書多;二是和李繁關(guān)系甚密。韓愈在袁州任刺史時,李繁請他寫過《處州孔子廟碑》。 詩中的“鄴侯”是指德宗時的宰相李泌之子李繁。李泌7歲就能寫文章,受到唐玄宗的喜愛。安祿山叛亂時,李泌曾為唐肅宗獻策,深受信任,但他不想做官,遂托故請求退隱衡山;实鄞饝(yīng)了,賜給他隱士衣服,并替他修了房子,名為“端居室”。李泌繼承了父親留下的二萬卷書并收藏于南岳,這是中國最早的私人藏書館。他在此過了12年修身養(yǎng)性、縱情山水、博覽群書的生活。德宗時任命為宰相,封為鄴縣侯。李泌去世后,其子李繁蔭襲為鄴侯。他在南岳的左側(cè)修了南岳書院紀念其父。李繁在貞元中入仕為太常博士。貶到隨州原因,是有人告他騷擾尊師翰林學士梁肅的遺孀,并詠有《冬柳》為證。 韓愈說李繁家藏書多達“三萬軸”,不算夸大之詞,而且圖書保管得“新若手未觸”。 所有書都用牙簽來分類。據(jù)悉唐朝藏書已習慣用紅色牙簽代表經(jīng)部,綠色牙簽代表史部,青色牙簽代表子部,而白色牙簽代表集部!安寮苋f簽” 后來成為表示藏書豐富的典故。 詩中夸獎李繁十分聰敏,酷愛讀書,一目十行,博聞強記。他眾覽圣賢書,知識豐富淵博。令韓愈惋惜的是,盡管在京城生活了50多年,又有房宅,卻不能長久地住下去,最終還是被擠出京城,貶為隨州刺史。這時已近花甲之年,韓愈十分同情他,多次在丞相面前說情也無濟于事。這時的韓愈雖任吏部侍郎,但感到“我雖官在朝,氣勢日局縮”,最后不得不為李繁送行,一直送到京城郊外的浐水,還“東望不轉(zhuǎn)目”,依依不舍。詩中雖大量篇幅寫李繁,但也是告訴同行的諸葛覺到隨州跟隨李繁讀書的本意。要他向這樣一位才高德重、藏書萬卷,可以信賴的人好好學習,只有深入知識的海洋,才能追趕上李繁這只滿腹經(jīng)綸的黃鵠。最后希望諸葛覺每月給他寄些新詩章。 李繁晚年十分悲慘。他任亳州刺史時,州境有賊,出兵加以誅除,因事先沒告知節(jié)度使,涉于擅興之罪。太和三年(829年)以“濫殺無辜”下獄,賜死于京兆府。李繁恐先人功業(yè)泯滅,向獄吏求廢紙,臨死前于獄中撰《鄴侯家傳》。 這首詩需要說明的是:清同治《隨州志》將“浐水”寫為 “溠水”,一字之差,那就肯定韓愈到了隨州。從作者的處境和身體狀況看,韓愈不可能送到隨州溠水。再說溠水下游在安居境,古代無論走水路或驛道到隨州城,都不可能先到溠水。《全唐詩》也寫為“浐水”,這顯然是前人編書的筆誤。 值得一提的有趣現(xiàn)象是,北宋時期,隨州城南有一李姓人家也是藏書很多。歐陽修就是在李家第一次看到韓愈的著作。這個李氏家族同李繁是否有血緣關(guān)系?我們不得而知。也許李繁作為藏書家對隨州后世產(chǎn)生了深遠的影響,以至明代任隨州知州的范欽也成為著名的藏書家。 參閱清同治《隨州志》、《唐書》、《全唐詩》
|